春风化雨桃李艳
——记我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辛伊波教授
最初知道辛伊波教授是在《洛阳理工学院报》上。在院报编辑部老师指示下,在2010年院报合订本《理工学人》一栏目上,看到一篇关于他的人物通讯,知道了他是我院教师团队中非常活跃的优秀人物。真正和他接触,却是我院报编辑部开设《名师访谈》栏目,作为我院教学名师的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亲切和蔼、颇具风度的他,微笑着招呼我坐下。这不由地拉近他和我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和他一起沉浸于他那段不平凡的人生和教育生涯。
他,热爱教育,喜欢学生,是把教学的一种兴趣与当教师这一职业融合的化身。一间教室,一方讲台,一本教科书,谱写了他的生命之曲。
我首要做的事是挖掘学生的特长
敲开辛教授办公室的门,一股清香扑面而来:他正和两位同事品茶。办公桌被成摞的文件和数据资料占据,旁边小桌上摆满了密密麻麻的电路模型。他上穿洁白衬衫,下着深黑色裤子,还着一双擦得净亮的皮鞋,这一身正装,侧露他气质典雅、正派朴实的一面。
在交谈中,记者对辛教授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辛勤耕耘、热爱教学的他,重视教书育人,尤其是善于挖掘学生的特长。“很多时候,不是学生不会努力,不知上进,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为了教好学生,我首要做的就是挖掘出学生的特长,然后再加以引导和发展。”
1982年3月,辛伊波教授就来到我院当一名人民教师。一切为学生服务,一切工作要先围绕挖掘学生特长开展,从教三十多年的他一直践行这句话。上课时,他总是针对不同教学内容事先制作一些电路模型或出大量的计算证明题让学生们演算,如研制的一些像节电控制器等小发明电路让学生实验。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映,他把学生分为理论性强、动手性好等几类学生。然后,他记录下一些学生的特点并加以分类,在报专业方向或毕业设计时,他就可以指导学生应该怎样做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有的适合工程设计,有的善于系统分析,而有的擅长研究开发等等。他的学生说“辛老师,让我做大量电路模型,开始,我并知道为什么,只是在一天突然发现我在电路上实际设计上总是比别人强。
这一席交谈后,就感觉到了他那谦和的态度,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着实令记者折服。从经历“文革”、下乡知青、产业工人等至今,他没有太多的狂喜,依旧简单从容,喜欢与书为伴,与知识为伍。
近来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辛伊波教授积极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他始终坚持挖掘学生的特长,发展学生的特长。他一边教好学、辅导好学生学习,一边利用空暇时间潜心研究不同的学生特点,尝试着去发展学生的特长。记者在与辛伊波教授的交谈中,获知今年他和同事正研究太阳能的深层次应用,其中也有他精心挑选的、科研性强的学生参与进来。研究的太阳能节电装置现已装在实验C楼和D楼之间的走廊顶上。他就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科研平台,又发展了他们的特长。
教学改革要以科研带动教学
从事教育事业的同时,辛伊波教授积极投身科研事业,取得了累累硕果。2004年,他主导完成的《AC-DC变换器PFC拓扑分类与开关损耗计算》项目获河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年后,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断学习和丰富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完成的《大功率中压变频技术及其对电机的影响》获得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8年,他完成的《LG-2000超音频感应加热装置研究》获得河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那时的辛教授清晰地明白,如果自己沉溺在成果中,他的科研是不会再创新高的。他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自己取得的巨大成果,依旧踏踏实实做事,严格要求自己。而两年后,辛伊波教授研究的《三相多重化交流调压控制方法及实验研究》获得河南省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外,他作为第一负责人已主持完成12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洛阳市重大科研项目,均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的成果鉴定,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现在,他正在努力研究3项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没有懈怠,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自然会被很多师生仰慕。谈到科研成就的意义,他说:“教学改革,要以科研带动教学。只要我们把本学科、学术前沿知识成果运用到教学中,才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所以他在教学中不是片面传授课本知识、解答学生学习问题,而是重视工程实践,不断提高教学内涵。很多学生对辛教授的这一做法表示欢迎,竖起了大拇指。
辛伊波教授一直担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毕业班的毕业设计老师。也就在这项工作中,他更是将自己研究和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分享给学生。每到毕业季,很多学生拿着自己的毕业设计找他修正,其中也不乏外班的学生。因为学生信得过他,信得过他的学识,相信他们能从辛老师的指导中学到真正的东西。
随后几年,辛伊波教授还开设《家电技术》公共选修课程,更贴近生活和实际。每到周六的时候,教室里总是挤满了前来听课的学生。他洋洋洒洒地讲,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听。这好似一幅很美的画面,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渲染。选修课堂上他也是将自己掌握的科研知识讲给学生们,避免照本宣科、理论空洞及重复陈旧观点努力在课堂上讲出高水平的课程。到2012年,这六年中,他就获得优秀毕业指导教师等10多奖项。这是对他把科研成果完美运用到教学的认可。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为人师表,受学生尊敬是老师所重视的,可辛伊波教授更喜欢把学生当做朋友。他说这是一种尊重,仅是一种尊重。“我没感觉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我只想和他们交朋友。只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才更能拉近师生间关系,也没有师生间那种隔阂,方便了教学。”辛伊波教授告诉记者。
说到此处,辛教授在旁边的柜子翻出了一个已经泛黄但是很平整的信封。上面的文字,已经有些褪色,但是依旧不能掩饰掉那些师生间的真挚的朋友感情。给他写这封信的是他在学院第一年升为大专时教过的一名1985 级学生,名叫王展。“1988 年从洛阳工业高专毕业的时候,被分配到北京永定门的一所粮食局,搞微机测温。”辛伊波回忆说。信中写道:“在大学的三年是我这一生中最快的时光,因为我们不仅是师生还是朋友……感谢您的教导和帮助。”“信件签署的日期是1989年10月30 日。我已经珍藏了20 年,都舍不得弄皱……”他说。是的,一封信虽渺小无奇,却包含一种师生间不可磨灭的朋友真情。
记者在与辛教授交谈时,也时时感受到他那友善情感。从记者到办公室访谈时他那微微一笑,从他在飞信好友上“尹寒磊—记者”而不是“记者—尹寒磊”,更不是像加陌生人那样,用后随手就删;从临走时,他的“相识就是朋友,以后专业上有问题尽管来找我”一句话……,记者很受感动。对于一个也许以后不会再相见的人,还这样被辛伊波教授当做朋友看待,更不用说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们在他心中最真挚的朋友地位了。
谱写教职生涯的乐章,他精益求精;耕耘在桃李的园地,他倾情奉献;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搏击群浪。在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用辛勤的汗水和丰富的学识浇灌了莘莘学子。辛伊波教授辛勤耕耘,热爱教学,带给我们一片欣欣向荣、桃李争妍的美卷。
辛伊波简介:
男,山东莱阳人,1954 年1月生,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1973年下乡洛宁县当知青,1975年进洛阳轴承厂大型车间当电工;1978年2月作为恢复高考第一年的大学生进入武汉科技大学(原武汉钢铁学院)电气自动化系学习。现为我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教授。曾获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理工学院教学名师,洛阳理工学院科技优秀工作者,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涧西区优秀人大代表等荣誉称号。辛伊波教授多年潜心研究电能变换技术,在专业核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科研学术论文40 余篇,其中8篇被《EI》收录。作为主编,编写出版专著和教材4 部。承担并完成12 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洛阳市的重大科研项目,3次获得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奖,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以及市厅级科技进步奖多项。
洛阳理工学院报 尹寒磊,2017
本文链接: https://www.yinhanlei.com/2019/11/22/article_xinyibo/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若转载、摘录本博客内的作品,请注明出处!
侵权告知:如果本博客内涉及到任何侵权内容,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告知侵权内容。 本人看到邮件后将立即标注原文出处或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