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寄上元夜
又是一年元宵节。
每年元宵节时,记得小时候,家里人总是坐在一起包元宵。早已配好的糯米面做皮,加入白糖,红糖或是芝麻等其他材料做陷; 不论包得是否圆,也不管皮包得厚还是薄,几双手便争着抢着,你一个我一个,团起汤圆来。而现在,家里包汤圆的习惯渐渐远去了。大家都会去集市买汤圆吃,他们都说:生活好了,买更好的汤圆吃,不再自己动手包汤圆吃。这便给了我许多空睱时间去遐想。
坐在石阶上,仰望被满天星包围的明月,回想起小时候爷爷讲述的元宵节的来历。元宵节在中国有两千年的了历史,也称“元夕节”,又名“灯节”。按照中国古代习惯,“元”指月亮正圆。一年之中有所谓的“三元”,即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也称元宵节为“上元节”。相传在汉文帝年间,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随着历代的发展而不断传承,才有了今天的“元宵节”。但不要忘了除了“七夕”,元宵节也被称为“中国情人节”。在封建社会,女孩是闺秀,不能常出门见人,但在元宵节这天,她们便可以出门上街游玩。这就给许多两情相悦的男男女女提供了交往的机会和场所。所以,元宵节很自然就成了古时情人相会之日。欧阳修诗曰:“去年元宵时,花市灯如夜。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自然少不了吃汤圆。每次吃汤圆时,我便是第一个抢着捞锅里的汤圆。七八个白白的汤圆浮在汤水面上,扭动着圆圆胖胖的身躯;咬一口,黑的陷便流了出来,混着汤水,黑白掺杂在一起,简直就像“团团圆圆”的国宝熊猫。汤圆这个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吃汤圆便也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走上街去看花灯也是一种习俗。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古时, 人们便会建立高大的灯楼和灯树。唐朝诗人卢照邻诗曰:“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佳节便是月与灯的完美结合。朦胧月色,阑珊灯火构筑成一幅盛大的月夜灯火画卷。我们每一个游客也就成了这幅画卷中的一笔色彩。明朝唐寅在【元宵】诗中写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可见元宵节赏花灯是必不可少的。“猜灯谜”也是元宵节一种重要活动。“猜灯谜”古代又称“打灯谜”。开始时,人们先把谜语写在纸条上,再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在流传中一直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烟花便挤入元宵节的联欢中,并占主要地位。元宵节中看烟花的人实在不少。有的坐在石椅上;有的猫着腰;有的前俯后仰;有的踮起脚尖仰望。只听“嘣”的一声,天空就出现了“奇花异卉”,由黄变紫,由红变蓝,由蓝变白,美极了。朵朵“蝴蝶兰”,“s”走法的“游蛇”,白花花的“流星雨”等把夜晚照成白昼,要把花灯的风采全抢走似的。
上元佳节的盛况自然会被抒写在文人墨客的诗句中。唐朝崔液在【上元夜】诗曰“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上元夜这么欢乐热闹的场面,哪会有人待在家里,而不去欢娱一番?元朝失名在【折桂令 元宵】中写道:“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光辉煌”。这描写出了元宵佳节月灯辉映的美景。现代诗人柳亚子老先生在【浣溪沙】中写道:火树银花不夜天,弟兄姐妹舞蹁跹,歌声唱彻月儿圆。这些诗句都在诉说着元宵佳节的美好盛况,从中可见人们对这一传统佳节的热爱,对歌舞升平,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依旧坐在石阶上,听着外面热闹的欢声笑语,仰望满天星斗,赏一轮明月。心念起远在异地的亲朋挚友,是否会像我一样祈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心念心中的那个她,是否会像我一样,在又一个“中国情人节”中,想起“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句。真想“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可又怕“嫦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作者:尹寒磊,2017年元宵节
本文链接: https://www.yinhanlei.com/2019/11/22/article_shangyuanye/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若转载、摘录本博客内的作品,请注明出处!
侵权告知:如果本博客内涉及到任何侵权内容,请通过邮件[email protected]告知侵权内容。 本人看到邮件后将立即标注原文出处或删除侵权内容。